王陽明心學智慧

王陽明心學智慧
書名:王陽明心學智慧
類別:其它小說
狀態:已完結
作者:金灶沐
更新:2021-06-22 09:03:22

線上閱讀

簡介

王陽明心學智慧最新章節,最新王陽明心學智慧全文免費閱讀線上閱讀,王陽明心學智慧全文免費閱讀完結版非常好看,簡介:王陽明做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其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陽明心學智慧源源相傳,潤澤..

煉氣3000層之開局收女帝為徒葉空林夭夭 大愛仙尊
愛上游泳教練老王劉詩詩 江湖緣,紅塵醉
皮劍青 孫怡 蘇若雪
章節目錄
精彩節選

自古以來,聖人都在為我們講述一個真理:心為天地萬物之主。王陽明也不例外,因而他說出了“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的深刻道理,並在此基礎上開創了心學。因此,我們不能小瞧自己的內心,它既充滿著人類最真實的渴望,也隱藏著眾多不為人知的力量。

人人都擁有的巨大能量——心

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陽明的妹夫兼得意門生徐愛問王陽明:“只在心中探求至善,恐怕不能完全闡明世上萬事萬物的道理吧?”對此,王陽明回答說:“心就是天理,天理都在心中,世上哪還有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

“心即理,心外無物”,這就是王陽明所創的心學的核心思想。王陽明和朋友就“心外無物”這個問題曾有一段著名的對話。

一天,王陽明和一位朋友遊南鎮,朋友指著巖中的一棵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見,在王陽明看來,世界上一切問題,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得到答案。正如他在《詠良知》一詩中寫的:“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因此,“心”成為一種巨大能量的象徵。亦如美國著名作家露易絲·海在書中寫的那樣:“我相信,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美好的友誼、美妙的職業,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成功。首先我們要相信這種力量的存在,然後釋放一些不必要的障礙和生活方式,深入內心去感受這種力量,因為它知道什麼對我們是最好的。如果我們願意把生命交給至高的愛和支援我們的力量,就將擁有成功並充滿愛的生命!”

現代的腦科學、心理學及生理學一致認為:人的潛意識裡蘊藏著巨大的潛能,但不同程度地被各種消極心態、消極資訊所形成的“自我”壓抑著,使得這些潛能在平時不能顯現。但如果人的心理在某種特別的情況下處於特定的狀態,壓抑潛意識的消極因素解除了,內在的無窮潛能便能夠被激發出來。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一個運動員的握力經測量為100磅,他在常態下調動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標突破100磅。一個高明的催眠師將這個運動員催眠至“喪失自我”的深層意識狀態,然後告訴他:“你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連你自己也會吃驚。”當運動員在深層意識狀態裡接受這個觀念後,再一次測量握力時,他非常輕鬆地使指標突破了110磅。

在整個過程中,催眠師並沒有給他增添外界的實際力量,更沒有給他服用興奮劑等違禁藥品,只是將他導引進一種喪失自我的狀態中,讓他心靈深處的意識接受他擁有強大力量這一觀念,就讓他把自身的潛能大幅度地發揮出來了。實際上,那種強大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終存在於他的心性之中。

由此可見,只要人們排除舊的“自我”意識的干擾,就能讓真正自我的力量——心的力量顯現出來。當一個人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是一個強大的人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現在很多人過於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錢、名利、地位這些身外之物,忘記了自己的心也需要一種高度。許多時候,人們把那些能夠幫助自己成功的學問當作讓心靈強大的法寶,瘋狂地實踐它們,卻收效甚微。因此,人們時常疑惑:為什麼我天天讀《卡耐基》還是將人際關係處理得一團糟?為什麼我天天讀《曾國藩》還是仕途失意?為什麼我日夜學胡雪巖卻仍然掙扎在貧困線上?原因就在於人們對這些大人物的模仿只學得其形,而未學得其神。說白了,就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和那些大人物一樣的心路歷程,僅僅模仿他們的行為是沒有用的,這也進一步論證了“心”的重要性。

所以,人們在處理一個問題或做一件事時,最好的方式就是整個身心全部投入,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質,於問題本身發掘內在聯絡。這樣,心性內在的巨大力量,將會幫助我們發現規律、找出答案,幫助我們解決人生中的現實問題。

重返童心,找回真實的自己

人之心體,本無不明。而氣拘物蔽,鮮有不昏……今必曰窮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諸其心,則凡所謂善惡之機,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將何所致其體察乎?

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原來是明白清楚的,然而由於氣量的拘束和物慾的矇蔽,逐漸變得昏暗模糊了……現在,人們只是想要窮盡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卻不知返回到自己的內心探求,那麼,你所說的善惡的起因、真偽的分辨,捨棄了自我的良知,又將如何體察呢?

只有把矇蔽本心的那些物慾清除,讓本心恢復純明,才能真正激發心的巨大能量。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迴歸到純樸自然的狀態,迴歸到初臨人世時那頭腦空空的初心之境。也就是讓人們重返童心,做迴心靈上的兒童,這也是李贄在王陽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說”的基礎。

關於童心,繼承了王陽明思想的明代哲學家李贄首先作了如下解說:“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在他看來,所謂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擾時那一顆毫無造作、絕對真誠的本心,是不摻雜任何虛假的純真,是人內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間萌動的“天真”。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個真人的資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誠為本,就永遠喪失了完整的人格,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壓制了。

兒童,是人生的開始;童心,是心靈的本源。心靈的本源怎麼可以遺失呢?但確實有許多人遺失了它。

當人們初臨人世的時候,只是一個頭腦空空的嬰兒,只懂得餓了要吃,困了要睡,他們不懂得男女之間的**,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財萬貫的榮耀,他們什麼都不知道,只是以一顆純真的初心,新奇地觀望這個世界,享受這個世界帶給他們的每一絲歡樂。

隨著人們漸漸長大,原本純潔的心沾染上了世俗的塵埃。人們在啟蒙時期,透過耳聞目睹會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長大之後,又會學到更多的理性知識,而這些後天得來的感性聞見和理性道理一旦入主人的心靈,童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人們所得的道理、聞見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覺察的範圍也日益擴大,從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計地去發揚光大;知道惡名是醜的,便挖空心思地來遮蓋掩飾,這樣一來,童心也就不復存在了。

童心一旦失去,說出話來,也是言不由衷;參與政事,也沒有真誠的出發點;寫的文章,也無法明白暢達。其實,一個人如果不是胸懷美質而溢於言表、具有真才實學而自然流露,那麼從他嘴裡連一句有道德修養的真話也聽不到。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童心已失,後天所得的聞見、道理已入主心靈。

當你用虛假去面對世界時,世界回應你的也只能是虛假。因為人一旦以虛假為本,一舉一動也就無不虛假了,由此去對假人說假話,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講假事,肯定信以為真;給假人談假文章,必然讚賞有加。這可真是無處不假,便無所不喜!滿天下全是虛假,俗人哪裡還分辨得出真偽。在這樣一個虛假的世界裡,看不到真相的人們難免做出錯誤的決定,走上錯誤的道路,做出錯誤的事情,而這一連串錯誤所累積而成的人生必將痛苦不堪。

要想擺脫這種虛假、痛苦的生活,必須尋回童心。從此時此刻起開始重返童心,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世界。

順應我們的性情生活

苟當其能,則終身處於煩劇而不以為勞,安於卑瑣而不以為賤。當是之時,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視如一家之親……若一家之務,或營其衣食,或通其有無,或備其器用,集謀併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願,唯恐當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

在王陽明看來,如果一個人能根據自己的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那麼即便他一生都從事繁重的工作也不認為辛苦,一生從事低下瑣碎的工作也不認為卑賤。那時,天下所有的人都高高興興,親如一家……整個天下事就像一個家庭的事務,一些人負責衣服、食物方面的勞作,一些人經商互通有無,一些人制造器具,大家群策群力,以實現贍養父母、教育子女的心願,都只怕自己承擔的事務做不好,因而盡心盡責。

這便是順應自己性情生活的狀態!遺憾的是,這種美好的生活很難實現,因為人們很難認清自己的性情,也就難以發現適合自己的位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人們的心容易被物質遮蔽,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更看不清自己——優勢有哪些,劣勢有哪些,也就難以取長補短,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在不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生活,人們很容易失去自我,以致成為他人利用的工具或金錢、名聲、地位等物慾的囚徒。

當然,大多數人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是因為他們好高騖遠——只看到別人的成功,而忽視了自己的侷限,於是盲目模仿,最終帶來的只是失敗和痛苦,就像故事中那隻不自量力的烏鴉一樣,成為他人的玩物。

一隻鷹從高崖上飛過,以非常優美的姿勢急速俯衝而下,把一隻羊羔抓走了。一隻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能這樣去抓一隻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爛的食物了,那該多好呀!於是它就反覆練習鷹俯衝的姿勢,希望也能像鷹一樣去抓一隻羊。

一天,這隻烏鴉覺得自己練習得差不多了,就從山崖上急速俯衝而下,猛撲到一隻羊身上,想把羊抓走。儘管它拼命拍打翅膀,仍飛不起來。它想放棄羊獨自飛走,但它的爪子卻被羊毛纏住了,怎麼都拔不出來。牧羊人看到後,跑過去將烏鴉一把抓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拿給家裡的孩子們玩耍。孩子們問這是什麼鳥,牧羊人回答說:“這是一隻烏鴉,可是它想充當老鷹。”

如果你是一隻擁有強健的爪子和翅膀的老鷹,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抓起一隻羊羔飛走,但如果你是一隻烏鴉,你就不能這麼幹,因為你只有弱小的爪子和翅膀。一隻用心生活的烏鴉,會為天天有腐爛的食物吃而高興萬分,因為它深知這才是它應該做的,這就是順應性情生活。

如何才能順應性情生活?我們首先要觀察自己的性情——靜下心來,用心體會我們經歷的那些快樂或痛苦的事,就能得出結論:當我們感到快樂時,就是在順應我們的性情生活;當我們感到痛苦時,就是在違逆我們的性情生活。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體會到的快樂越來越多,我們的心就會變得越來越清明。

當我們的心變得通透無比時,我們就不會被引導到錯誤的位置上,因而能順應性情生活:性情踏實的人從事衣食等勞作,性情靈活的人從事商業貿易等活動,性情細緻的人從事精巧的器具製造等工作,性情溫和智慧的人從事教育工作……每個人都能找到並一直做那些讓自己快樂的事,而這正是王陽明所倡導的心學核心——“致良知”——的最佳體現。

信心的力量無窮大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顧於中曰:“爾胸中原是聖人。”於中起不敢當。先生曰:“此是爾自家有的,如何要推?”於中又曰:“不敢。”先生曰:“眾人皆有之,況在於中,卻何故謙起來?謙亦不得。”於中乃笑受。

在虔州時,王陽明曾和弟子於中、陳九川、鄒守益一起探討學問。他對弟子們說道:“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但許多人因為自信心不夠,自己把聖人湮沒了。”然後,王陽明指著弟子於中說道:“你心中本來有聖人。”於中慌忙站起來表示不敢當。王陽明卻說:“這是你心中本來就有的東西,你為什麼要推辭呢?”於中說:“不敢。”仍舊推辭。王陽明又說:“這是大家都有的東西,更何況於中你呢,為什麼要謙讓呢?這可是不能謙讓的啊。”聽完這番話,於中才笑著接受了。於中不敢接受“心中本來有聖人”這一事實,根源在於他不自信。

在王陽明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神聖而偉大的,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聖人般完美的自我。每個人都是天地間的一個奇蹟,只是由於我們不自信,致使這個“真正自我”(即王陽明所說的“聖人”)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沒了。

雖然“真正自我”遠比現實中的自我更優秀、更有智慧、更有能力,但我們自出生以來,就受到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這種深刻的影響力使得真正的自我被遮蔽住了,我們看到的通常是不完善的自我,有很多的缺點。諸如心胸太狹窄,受到別人一點冒犯,便會暴跳如雷;遇到些許挫折,就會自暴自棄;生性懶惰,做事拖拉;意志不堅定,易受外界環境干擾……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認為自己能力欠缺、智商不高、不夠優秀、不如別人。

即便我們從小到大聽過長輩無數次的教誨:“要對自己有信心,要自信。”可在關鍵時刻,我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懷疑自己:“我可以嗎?我真的行嗎?”在這些自我懷疑中,機遇一閃而過,於是我們又懊惱地抱怨:“如果當初堅持自己的看法就好了,自己明明是對的。”

由此可見,我們多麼需要信心這種力量啊!因為信心是內心強大的力量,是生命力中不屈不撓的韌性,是內心的淡定和坦然。聖人孔子曾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能做到不憂、不惑、不懼的人,內心必然擁有強大的力量。因此他們才能不看重外在世界的紛繁變化,不在意個人利益的得與失,保持內心的強大與坦然,獨立傲然於世間。

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小澤征爾就是因為強大的自信心而一舉成名的。

在一次世界級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小澤征爾按照評委會給出的樂譜指揮演奏。在演奏過程中他敏銳地聽出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問題,就停下來重新指揮,但還是不對。再三考慮後,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於是再次停下來向評委會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無一例外地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面對眾多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的堅持,小澤征爾思考再三,最後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並不住地讚歎,祝賀他贏得了整場比賽。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集體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不被權威言論干擾。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而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充滿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許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最優秀的自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缺少敢於擔當的勇氣,只是漫無目的地到處尋找別人的優點,而忽略了發掘自己最優秀的一面。一再地否定自己,也就失去了成為最優秀的自己的機會。正如蕭伯納所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所以在生命歷程中,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心靈有著無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種神聖力量的存在。只有盡力挖掘內在的潛力,才有可能達到應有的人生高度;只有內心擁有強大的力量,才是我們走向成功、快樂、幸福的保證。

當然,在擁有信心的同時,我們要認清自己,不能盲目自信。每個人都有優點,信心就是在內心提醒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從而把優點變成行動力,而不是明知做不到卻仍舊去做。

良知本身沒有善惡之分

然不知心之本體原無一物,一向著意去好善惡惡,便又多了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書》所謂“無有作好作惡”,方是本體。

王陽明認為,如果人們在經過一番修習後,還不知道心的本體原本是純淨無物的,而一直執著於懲惡揚善,心裡就多了有意懲惡揚善的成分,人心的本體就不再是廣闊坦蕩、中正平和的了。《尚書》所說“不有意為善為惡”,才是心的本體。

對於心的本體,王陽明將其稱為“良知”。在他看來,人人都有良知,甚至連強盜都有良知,因而聖凡賢愚的區別,並不在於有沒有良知,而在於良知是否被物慾所矇蔽,以及良知被矇蔽程度的深淺。

良知本身沒有善惡之分,只有當人們的良知被物慾矇蔽時,才會受物慾的驅使而對世上的事物做出善(有利於自己)、惡(不利於自己)的區分,也才逐漸開始了以善為美、以惡為醜的生活,開始了有意為善,或為善不成而有意為惡。

然而,無論是有意為善還是有意為惡,都扭曲了良知。正如王陽明所說:“心體上著不得一念留滯,就如眼著不得些子塵沙。些子能得幾多,滿眼便昏天黑地了。”“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頭亦著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開不得了。”意思是說,人心的本體上不能存留一絲雜念,就像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一點沙子沒有多少,卻使人滿眼昏天黑地,看不清世界。這一念頭不僅僅是指那些惡的私念,就是好的念頭也不能存留。如果你在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也會睜不開。王陽明以此勸誡人們要時時保持自己的良知,不讓它被物慾所沾染。

有意為善,就渴望回報,渴望受助之人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個回報不單指金錢上的回報,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回報——美名。因此蒲松齡才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在他看來,同樣是善行,如果是有心為之,就不應賞。因為“有心之善”不是出於本心,即便是為行善而行善的真善(如吃齋唸佛),因其本身已包含了某種受報答的期待(昇天成佛),所以也不能被稱為“真善”;何況還有很多是同時已伏下殺機的逢迎討好者的“偽善”呢?

清代文人蒲松齡在《聊齋·黎氏》中描寫的狼妖黎氏剛娶進門便是“婦便操作,兼為兒女補綴,辛勞甚至”,完全一副勤勞、溫柔的慈母賢妻模樣,然而她的這些舉動都是“偽善”,是為了讓謝生放鬆警惕,為自己吃掉謝生的兒女做準備。所以賞有心之善,既難免有失察之嫌,又難免有縱惡之失。

蒲松齡又說:“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倘若有人做了壞事,只要不是有意為之,再加上道歉及時,態度誠懇,被傷害的人也會諒解。比如,你無意中踩了別人一腳,立即向對方說一聲:“對不起”。對方往往會笑著回覆:“沒關係”。

犯了過錯當然要受責罰,但也要看動機,若是意外的過失,並非出自本心,如投鼠損器之類的事與願違,就不必按例受罰,只要“能改”就好。《聊齋·蓮香》中的女鬼李氏與桑生相好,但她身上的陰霾之氣使得桑生一病不起。因為李氏並無謀害桑生之心,是“無心為惡”,所以沒受懲罰,並因真誠改過而起死回生,與桑生結為夫妻。

總之,無論“為善”還是“為惡”,它們所招致的“名”或“刑”都對自我的生命有害。刑罰不用說了,至於名聲,人們也往往為其所累:或者做起善事就不得停止,一路做去,疲弊精神;或者為了竭力維護好名聲,徒然增加許多不必要的作為,為了面子而虛偽,背離自己的本性。因而,從生命的本真而言,“善”、“惡”不妨都放下,不有意為善為惡,以免遭受“名”、“刑”的傷害,而這也是恢復並保有純明良知的最好方法。

從眼前此刻做起

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王陽明認為,人們探索心靈的奧秘,只是依據各自的能力盡力而為。今天探究到這樣的程度,就只依據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我們的心靈又有新的體悟,那就從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這樣才是踏踏實實專注於一個目標的功夫。

這其實就是在告誡人們:修身養性也應當循序漸進。因為人的天賦不一樣,領悟能力也不同,如果要求資質較差的人一開始就去做難度很高的事,如何能夠做得到呢?所以一定要循序漸進地進行修行,注重從小事做起。不管環境怎樣,只要持之以恆地完善自我,就能做最好的準備以應對機會的到來。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重視做眼前細小的事情,不注意從一點一滴開始積累“良好的行為”,總認為小事不值得去做。其實,每一刻的努力都會令我們的心靈得到成長,增加我們的定力,提升我們的素質。

當下這一秒鐘的努力也許微不足道,但是,正是由無數個這樣的一秒鐘構成了每一分鐘、每一小時,乃至整個人生。正如老子所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的大樹,是從細小的樹苗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由一筐筐土堆積而成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老子又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難事是由一件件容易的事累積成的,大事是由一件件細微之事組成的。天下的難事,必定是從每一件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也必定是從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正由於這個原因,成就了偉大功業的聖人,從不好高騖遠去做所謂的“大事”,而是紮紮實實地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將每件小事、容易的事做到極致,最終做成大事。

電話發明者貝爾的經歷,正是從眼前的事做起而獲得偉大成功的典型例子。

剛開始,貝爾並不是一個專業的科學家或發明家,他也沒想到要去發明電話,他只是一個聾啞學校的老師。

在學校工作幾年後,他與一個聾啞學生產生了感情,後來兩人結了婚。妻子聽不到聲音,令貝爾感到很苦惱,他於是想發明一種工具,能使妻子聽到自己說話。

在這個單純目的的驅使下,貝爾廢寢忘食地投入了這項研究,他從眼前最細小的事情做起,著眼於解決當前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先深入學習電學知識;受到電報機運用電磁鐵完成電訊號和機械運動相互轉換的啟發後,開始設計電磁式電話;先把音叉放在帶鐵芯的線圈前,音叉振動引起鐵芯做相應運動;產生感應電流;電流訊號會到導線另一頭做相反轉換,變為聲訊號;再把音叉換成能隨聲音振動的金屬片,把鐵芯改成磁棒……總之,貝爾在反覆不斷試驗的基礎上解決了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從而發明了電話,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他也因此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發明家。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一位教授,曾對畢業生說過這樣的話:“大學生有一種危險,那就是關心其他的問題勝於關心眼前的問題。年輕人過於自信,把許多事情看得過於簡單,而認為不值得用全部精力去做而導致失敗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這位美國教授所指出的,也正是中國很多年輕人所存在的弊病。很多年輕人一心想幹大事,想找一份既體面又賺錢的工作,卻不能認真地從眼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瑣事做起,以打好日後做大事的基礎。若在青春的大好年華過去時才感嘆“時不我待,機不再來”就為時太晚了!其實,這不僅是年輕人存在的問題,更是整個人類存在的問題。

所以,有志於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從現在就應該立志從當下的小事做起,日積月累,才能不斷提升素質,增強才幹,為實現自己的抱負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新章節
同類推薦
熱門排行